很高兴和大家相聚2021中国纺织创新年会·设计峰会。首先,我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大浪时尚小镇的发展及对中国时尚产业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祝贺和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不断崛起的深圳大浪,正在成为中国时尚品牌并肩林立、共生竞合的价值高地,它在科技、时尚、绿色层面的多维度探索,既具有不同凡响、富有特色的“突出性”,更具有劈波斩浪、富有实效的“突破性”。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未来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时尚发展,必须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科技创新为支撑、优秀文化为引领、品牌建设为带动、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实现创意高密集、资源高融合、产品高附加值的发展。基于这样的时尚发展目标,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一个日新月异的产业,需要开启新的心智模式,运用新的技术杠杆,谋求新的发展动能,实现新的价值突破。这正是本次会议将主题定位在“智尚新时代,价值新未来”的初衷所在。 接下来,我从数字经济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展环境、发展能力及发展路径三个维度,与大家探讨时尚产业与数字技术的共生之道。 第一,数字技术助力时尚发展,有利环境正在形成。 国家网信办本月25日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指出,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从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的发展环境来看,技术革命本身的加速跃迁,纺织工业自身的产业基础,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都在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深刻改变生产和生活的方式。 (一)技术革命加速跃迁 数字技术的“未来已来”。数字经济,尤其是发轫于上世纪50年的人工智能,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新高潮,泛在感知数据和图形处理器等计算平台推动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大幅跨越了科学与应用之间的“技术鸿沟”,在算法、算力和算料等“三算”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图像分类、语音识别、人机对弈等人工智能技术上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 数字技术必将引领产业变革。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7项主要技术作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支撑的数字技术,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实践,将引发链式反应般的科学突破,引领中国纺织工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重塑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价值产生深远影响。 (二)产业基础不断成熟 发展数字经济需要健康均质的产业土壤。数字经济的全面提速,建立在纺织工业加速“自动化”和“信息化”的产业基础之上。《中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20)》的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纺织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实现15.9%的提升,纺织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供应体系逐步构建,融合发展基础夯实、单项业务融合应用、数据集成互联、业务协同创新等方面的指标水平均实现10%-30%的跃升。 发展数字经济需要不同层面的“头雁效应”。纺织行业大中小型企业融通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不断推动企业实现需求精准响应、资源动态配置、业务高效协同。其中较典型的有:阿里云利用“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1+N”联盟;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针对服装企业管理需求,开发了物联网缝纫机和缝制云平台;常州市天宁区以培育柔性供应链生产,提升区域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打造全国首个“纺织服装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 (三)政策红利正在释放 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中对数字经济的定义是:“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势必会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区域共识。各省市纷纷出台数字经济战略,区域数字经济竞争格局加速形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取得成效。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超过20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人工智能专项规划60余项,涉及科技创新、融合应用、产业发展等方面。继北京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于2019年2月18日正式成立后,上海、天津、深圳、杭州等15个地方相继成立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2016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5所高校也纷纷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第二,数字技术助力时尚发展,关键能力正在进化。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数字技术在产业土壤中实现自身巨变,本质上是对产业发展新动能进行价值挖掘、价值发现、价值管理的过程。其中,作为数字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人工智能技术,所展现出来的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与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实现初步对接,关键技术的有效进化,为纺织工业培育发展新动能,提供了关键的能力保障。 (一)从“单点技术”到“多技术与多场景运用”的进化 数字技术的“普适化”运用与组合化运用,正在逐步突破单点技术到多场景运用的进化,实现特有数据、专业知识、业务流程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在流行预测、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商业营运等环节进行全面运用和系统协同。 以人工智能运用为例,在纺织服装行业领域内,智慧预测、智慧设计、智能制造、智慧发布、智慧营销等方面的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涌现,比如基于开发色彩、图案、款式等设计要素的识别模型、基于纺织经济、科技和时尚类文本资讯分析模型的行业应用研究、基于视觉的表面缺陷检测和基于声纹的产品质量检测与故障判断、基于精准的需求预测模型的企业销量和备量预测,各类场景化综合生态正在形成。 (二)从“数字个体”到“平台化服务”的进化 数字技术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基建”与“新能源”,需要以研发和技术服务为核心,完成从“数字个体”到“平台化服务”,实现由点及面、从个别走向聚合的规模化突破。中国通信院在2021年发布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产业白皮书》中指出,2020年上半年我国人工智能研发平台市场规模达1.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超30%;头部智能技术服务平台的单日调用次数已过万亿次,阿里云AI服务的日调用规模超1万亿次,日处理图像10亿张。人工智能的平台生态规模不断扩大,腾讯AI开放平台已服务超12亿全球用户,客户数超200万。 在纺织服装行业,作为链接数字科技与时尚产业的协同创新平台,时尚产业数字创新生态共同体正在诞生——本次创新年会所要启动的“时尚产业数字技术创新联盟”,即聚焦在整个行业生态层面,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多维技术支持,服务于行业发展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与易变化,通过全面整合数字资源的规模化与协同化,实现技术运用在不同场景运用下的精准化与高速化。 (三)从“弱人工智能”到“感知增强”的进化 基于实现功能,人工智能技术可分为训练层、感知层及认知层,分别模拟人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及逻辑推演能力。《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产业白皮书》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体系的感知增强时代已拉开序幕,新算法聚焦提升数据的质量和规模,将从认知心理学、脑科学及人类社会历史中汲取灵感,并结合跨领域知识图谱、因果推理、持续学习等技术,建立稳定获取和表达知识的有效机制,让知识能够被机器理解和运用,实现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的关键突破。 在纺织服装行业,人工智能的实际运用尚停留在训练层与感知层阶段,人脸识别、图像识别、图像搜索、文字识别、机器翻译、机器学习、大数据计算、数据可视化技术得到渐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最终达到感知增强的“聪明进化”,将为产业实现高度自主与自觉的未来发展提供无穷的想象力。比如:中国纺织信息中心采用小冰的人工智能视觉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生成对抗网络技术等,联合鲁丰、达利等企业开发人工智能图案设计创意交互平台,建立了纺织面料图案设计信息资源数据与分析系统以及开发纺织面料图案人工智能生成式设计模型,在人工智能纺织面料图案应用技术研究基础上,依据中国纺织面料图案流行趋势研究成果的设计逻辑,采用GAN和CAN生成对抗算法技术,开发人工智能面料图案生成式设计模型,实现符合流行趋势风格特征的面料图案的多样性、原创性设计,丰富了纺织面料图案设计的创意能力,提高了纺织产品开发的创新效率。 第三,数字技术助力时尚发展,必要路径亟待突围。 处在加强数字经济布局、收获数字经济红利、引领智能化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需要探索现实发展路径,构建核心的数字战略资源,树立更具智慧的产业心智模式。 (一)提高数字技术的行业渗透 融合发展下的时尚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将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与数字技术的创新性运用与基础性渗透,带来全新的产业创新机遇。 以人工智能为例。一方面,服装零售业和食品零售业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方面走在最前端,渗透率分别高达33%和29%。另一方面,中国Al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渗透率整体偏低,2019年仅为8.6%,纺织全行业人工智能的渗透率为6.6%。 可见,在纺织服装产业领域,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尚未全面成为产业智能发展的关键引擎,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度与应用水平潜能巨大。未来,在智能产业化与产业智能化的进程中,应持续促进传统企业与科技企业的跨界资源融合,将行业数据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深度融合,构建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基础资源支持和应用发展平台,不断创新产业新型运营服务模式,以“高智”谋求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拓宽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 数字技术的多场景应用,依托不同主体、不同环节,不同领域的数据串联和高度协同,通过“上云”打破时空局限,“用数”打通链条经脉,“赋智”储能并释能,在生产效率、设计方式、需求驱动、零售体验等层面,均开启了高效、透明与创意的发展模式。 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牵头成立的“时尚产业数字技术创新联盟”,成员中涌现出一批数字技术针对产业需求的优秀解决方案。比如:上海青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NAO针织虚拟织布机系统,将针织图案和织针、轨道的对应关系数字化,实现创意设计与针织工艺的完美对接,提升的设计水平和生产效率;借助广东“时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ideation数字化平台,通过3D 设计及 AR/VR 等技术,实现全流程端对端虚拟设计,使安踏FILA新一季货品中超过900个配色和所有样品的制作在两周内完成,整体进度节省约75%;上海蒙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依托COLORO数字色彩体系,构建了领先的纺织品颜色开发、纺织品染色品质控制与印染解决方案,把数字化颜色有效地嵌入面料开发领域;Convertlab从全渠道数据洞察和用户标签画像体系出发,构建RFM模型和用户旅程设计,帮助众多国际时尚品牌建立全渠道营销解决方案,有效提升复购率、客单价和整体营收;北京极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ECPro易尚货”服饰电商一站式AI智能平台,以时尚智能搭配、营销文案生成和时尚趋势分析等技术为基础,帮助韩都衣舍、以纯、江南布衣等品牌的电商平台提升了时尚、准确的快速上新能力。 未来,立足于智慧预测、智慧设计、智慧制造、智慧发布、智慧应用的不同场景,应强化产业各流程数据的连续获取及积累,构建全产业链路溯源的基础,加强数据资源挖掘分析如用户行为分析、情感语义分析、社交媒体分析等,细分应用场景,创造应用需求,关联应用价值。 (三)引导数字技术的价值转换 数字技术在行业内的有效落地,关键还在于促成现实的价值转换,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及技术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匹配演进,而非单纯地为技术而技术,为改变而改变。 2019年,新兴的3D虚拟时装公司The Fabricant,拍卖了世界上第一件采用区块链技术制作的数字高级定制服装“Iridescence 彩虹连衣裙”,成交价为9500美元。虽然这样的成交价格令人艳羡,但也应注意到,技术背后所承载的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迁与新生代消费文化价值的突变。 引导数字技术的价值转换,是集成创新研发、消费认知、市场培育与文化推广的系统行为,而非单体炫酷的“技术孤岛”。未来,在促进数字技术的种子与产业土壤结合的过程中,要注重强化前瞻性技术与当前应用需求之间的共生关系,结合高质量的行业推广与认知灌溉,以技术引领需求,以需求反哺技术,发挥领军企业的“头雁效应”,实现数字技术在关键领域内的梯度转移、广泛普及与有效迭代。 (四)加强数字时尚的有效治理 数字经济的社会影响日益凸显。一方面,数字技术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正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由于其技术复杂性、扩展性、不可控性和不可预知性,亟待通过引导其健康、有序、安全发展,规范数字技术研发、生产和消费秩序,通过数字技术的“善治”,谋求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善智”。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技术的治理问题,2019年6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提出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行动指南,强调和谐友好、公平公正、包容共享、尊重隐私、安全可控、开放协作、敏捷治理等八条原则,以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推动经济、社会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未来,在纺织行业领域,也要围绕数字技术的风险防控、构建自主可控的时尚创新生态,树立问题意识,把握重点数字技术在标准制定方面的规则话语权,有效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反垄断,加大技术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内容产品、个人隐私等领域内的保护力度,实现共担共享的全球时尚治理。 全球知名科技作家凯文•凯利曾说道:“不管技术如何演化,它都会朝140亿年前早已确定的方向继续进行:更大的复杂性、多样性、专门性、普遍存在性、社会性、协调一致性、能量密度和感知性……而迄今为止,人性,是我们最伟大的发明,而我们尚未完成。” 数字技术在时尚领域内的发展,是人性在推动自我探索方面永恒而壮丽的运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曙光可见,在这场关乎前途命运的大赛场上,应谨记“以人为本”的行业初心,以数字中国的建设为契机,推动我国时尚文明在新发展格局下的智慧升级,使其内在的科技支撑更加有力,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模式创新更加多元,真正实现“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成为集技术美、艺术美、社会美和生活美于一体的时尚产业。相信在行业共识和共建的形成过程中,洗涤浮华、脚踏实地、灵心慧质、身手矫捷的中国时尚,一定会绽放在世界时尚舞台的中心! 谢谢大家! |